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有同学为研究宋代科举制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表3宋代科举出身人数占当年全国总人口比例时间科举出身人数占全国当年总人口比公元1100年35600人0.036%公元1200年64500人0.101%摘编自余保中《宋代科举制对社会分层和垂直流动的作用探析》材料二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摘编自[宋]朱彧《萍洲可谈》材料三是时天下学者,杨(忆)、刘(筠)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愈)文者。摘编自[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1)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宋代科举制度的价值。(6分)(2)简述宋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影响。(6分)(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宋代科举制度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若夫西洋诸国,恃智力以相竞。我中国与之并峙,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使西人不敢蔑视中华。一摘编自1885年薛福成《筹洋刍议·变法》材料二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兵,而在穷理劝学。…夫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士少则国弱。土耳其天下陆师第一而见削,印度崇道无为而见亡,此其明效也。故今日之教,宜先开其智。武科弓刀步石无用甚矣。—摘编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高三历史第4页(共6页)】806C·G D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