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GX]三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R-必考-GX]三试题)
合肥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政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木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城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尊塑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如第1卷选择题(共48分)】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卷上。)长1.陶寺文化早期,随葬器物的使用已有相当严格的限制,朱绘大口罐在大型慕中用四件,而中型墓只能用两件。至陶寺文化中期,大墓的礼器群更加华丽,非实用性更强,礼器色彩更浓。名这些考古发现表明当时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礼乐制度渐趋完备C.青铜时代业已来临D.早期国家初步形成2.《荀子·王制篇》说:“四海之内若一家”,“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北海则有杯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翻、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鉣、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智之。”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长途贩运贸易日益兴盛B.民营手工业的迅速发展黛C,各地经济联系较为密切D.百姓生活水平世界领先3.《资治通鉴》载:文景时期“安养天下,七十馀年之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但江陵凤凰山出土的简牍记载了文景时期农民的主要负担有算赋、田租、刍稿等等,还不包括繁多的徭役,这说明当时农民所受的剥削相当沉重。以上史料所述差异说明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模糊不清B.简牍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D.文献记载不能够还原历史的真相4.东晋南朝时海上交通和海外贸易都远超前代。东晋与大秦、波斯和中南半岛上的国家有贸易往来;南朝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贸易增多,与东南亚地区的交往更加频繁,还同天竺以及西亚、欧洲、非洲等地区有商品贸易交往。这种现象主要缘于A.抑商政策的松动B.造船技术的进步C.江南经济的发展D.丝绸之路的开通高三历史试题第1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