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R-必考-HUB]二试题)
综合检测建议用时:35分钟答案见P89一、选择题1.腾远原创好题商汤时期,连续五年大旱,粮食绝收,汤亲自在国都毫东部的桑林祈祷:“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以自身作为祭祀的牺牲来祈雨,雨乃大至。因此引来越来越多的方国首领归附商。这表明A.仁政德治巩固统治B.天人感应强化王权C.礼乐制度不断完善D.内外服制逐步形成2.(2023届江苏徐州一模)东汉时期,光武帝下诏“度田”,官员回答:“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田宅踰制,不可为准。”光武帝派官员考察属实后,以“坐度田不实罪”,处死了有关郡守十余人。光武帝此举旨在A.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B.淡化宗法文化的影响C.铲除豪强势力的根基D.限制土地私有制发展3.(2023届安徽芜湖联考)隋唐时期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大多属名门望族,但到宋代,应试者“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甚至发展到后来,连僧道也可参加考试。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A.弱化了官员的政治素质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造成了官僚系统的臃肿D.降低了人才选拔的质量4.(2023届河北保定一模)1382年,明太祖设吏、户、礼、兵、刑、工六科给事中,各科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负责监督六部官吏。所有六部奏请皇帝的事项,都必须经过给事中审查,如给事中认为不当可以驳回。即使是六部奉旨执行之事,也必须由给事中登记,便于检查执行情况。上述举措说明A.宰相权力遭严重削弱B.六部行政效率受限C.给事中有一定自主权D.内阁地位显著提高5.(2023届广东茂名一模)1905年,清廷正式下旨立停科举,同时要求各省于1906年、1909年、1912年举行优贡考试、生员考职和保送举贡,并在1909年按惯例举行拔贡考试。1908年底,为了庆祝宣统即位,还照例开设了举荐孝廉方正特科。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转型B.科举制被用于笼络士人C.统治阶层无意推进改革D.新式教育受到民众抵制6.(2023届江苏南通二模)如图为发表于1917年的漫画《快把害虫一个一个捉出来》。此画将“民国”比喻为一棵大树,将“义军”画成一只啄木鸟,正将隐藏在大树中的身着军装和清朝服饰的“害虫”一个个捉出来,以让“民国”快快长大,漫画展现了作者A.抨击封建旧礼教的态度B.拥护民主共和制的立场C.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决心D.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愿景7.新考法四史教育·改革开放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除了继续向一些非常贫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外,还改变了过去只局限于中国单方面提供经济援助的做法,强调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拓宽合作渠道,促进共同繁荣。这反映了我国A.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B.对外政策已经成熟C.全方位外交格局彻底形成D.外交新局面的打开214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