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2024届高三全国100所名校AB测试示范卷·历史[24·G3AB(新教材老高考)·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历史-R-必考-HUB]八试题)
2023年秋季河南省高二期中考试联考历史参考答案1.D2.C3.A4.D5.B6.C7.A8.A9.D10.B11.C12.B13.A14.C15.B16.C17.(1)特点:先试点后推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较大自主权(或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重用少数民族首领,且可以世袭;恩威并施;因俗而治。(6分,答出三点即可)(2)相同点:①性质相同:都是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②目的相同:都是为了维护大一统政权(中央集权);③背景相同: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关系复杂,各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④方式相同:都是间接统治,因俗而治。(4分,答出两点即可)不同点:①适用范围不同:羁縻制度推行的地域更广,土司制度主要在西南地区推行;②控制力度不同:羁縻制度的管理相对松散,土司制度趋于严格;③盛行时期不同:羁縻制度盛行于唐宋,土司制度盛行于明朝。(4分,答出两点即可)18.(1)变化:君主的权力日益受到制约;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两党制的政治体制形成;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6分,答出三点即可)(2)原因:工业革命的发展,新兴工业资产阶级的壮大;土地贵族的衰落以及旧选区的衰败;工人阶级的不断斗争。(4分,答出两点即可)积极作用:使新兴资产阶级进人议会分享国家权力;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普选权的扩大;推动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和成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4分,答出两点即可)19.(1)作用:指明了革命发展的方向;激发了革命根据地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中国革命和政权建设的进程;为此后的政权建设提供了经验。(4分,答出两点即可)局限性:照搬苏联模式;“左”倾思想严重;剥夺中间势力的政治权利。(4分,答出两点即可)(2)历史启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中国的宪法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与完善;宪法修订要与时俱进;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4分,答出两点即可)20.示例论题:近现代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和社会局势相关。(2分)阐述:清末,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政府采取自救的方式推行新政,废除科举制,改革官制,实行学堂选官制。随着传统科举选官制度的废除和西方文官制度的传入,辛亥革命后确立了官员选拔的法制模式,北洋政府出于对文官人员的需要,制定了法令体系较完备、文官考试【高二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4-166B·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