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0月联考[B-025]历史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皖江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10月联考[B-025]历史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五次
2、2024皖江名校联盟第二次
3、2024皖江名校联盟5月高考最后一卷
4、2024年皖江名校联盟
5、皖江名校联考2024第五次
6、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三次联考
7、2024年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五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试卷
8、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9、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第二次联考
10、2024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联考d021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纵观古今中外,民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摘自《论语·子路》注释:仆:驾车。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材料二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摘自《建国方略》材料三新中国是建立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的。由于连年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国民经济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城镇失业工人从1949年到1951年年均达四百余万人,失业率高达20%以上,失业工人的生活非常困难”。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1949年我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的人均收入。—摘自《民生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的民生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主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及其意义。(9分)历史试题第5页共6页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