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卓越联盟·山西省2024-2025学年度高二10月联考(25-L-170B)语文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三晋卓越联盟·山西省2024-2025学年度高二10月联考(25-L-170B)语文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
1、2023-2024山西高三三晋联盟
2、2023-2024三晋联盟名校联考
3、2023-2024三晋联盟学校有哪些
4、2023-2024三晋考试资讯速报
5、2023-2024三晋联盟同课异构
6、2024年山西省中考模拟名校联考三晋一大联考
7、2023-2024三晋名校联盟
语文试题)
的排布方式,使这一段本来平庸的陈述文本变得诗意纵横。从宏观上看,徐志摩还是一个善于把握情绪节奏的诗人。《山中》中的四个诗节,第一节,闹市中凸显宁静的庭院给人带来的片刻宁静,此刻这份宁静带给徐志摩的感受是愉悦欢快的。第二节则进入诗人的联想世界:明月松间照的山林是否存在“更深的静”。诗人的思绪总是纷飞缭乱的。此刻徐志摩的思绪早已带有思索时特有的惆怅与沉默。第三节,诗人似乎从片刻的思索中找到了结果,思绪开始纷飞,笔下展现出动态的描写,似清风攀附月光在山间流荡。这一节较之上一节,在情绪上又多了些许积极活泼的成分。然而情绪刚有起色,到了第四节又急速回落,最后一节,诗人想到自己爱人窗前的落叶,流露出对心上人的爱恋心绪,此刻全诗的情绪回归平缓。诗中情感的跌宕起伏与节奏的高低转换呈“起一落一起一落”之势,时而昂扬欢快,时而低沉凄婉,扣人心弦,起承转结间给予读者深刻的审美体验。徐志摩用自己的文字诠释着诗行形式结构以及情绪节奏对诗歌音乐化的重要性。“诗歌中的这种音乐化诉求,一部分的确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特别是《诗经》这种乐经中…另一部分则要在其所阅读、模仿或翻译的英语诗歌中寻找。”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在作诗之余也偶尔谱写乐谱,或是为他人而作,或是为自己而作。在今天看来,古典诗歌流传下来的音乐性则应该是至臻的创作资源。徐志摩扎根中国传统诗歌艺术的土壤,奋力吸取西方现代诗歌的养分,创造那个时代“具有中国古典主义特色的现代新诗范式”。(摘编自周天逸《“旧”与“新”的完美融合一论徐志摩新诗文本结构》)【注】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旧交替之际,徐志摩的诗歌有时会文白交杂,但这并不影响其作品具有独一无二的音乐性。B.在胡适提出“我手写我口”时期,新月派憧憬、尝试新文学的同时仍坚守诗歌的部分传统一格律。C.“参差建行”的诗歌占据了徐志摩诗歌的大部分,体现了其诗歌形式多样的特点,具有美感D.诗歌中的音乐化诉求部分来源于中国古典诗歌,中国古代的诗人或多或少都知晓音律,有的也会谱写乐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志摩具有语言天赋,他能够在留学期间获得巨大的诗歌创作成就,离不开他对古文创作规范的了解。B.闻一多认为诗的格律可以激发情感,格律即诗歌的音乐性问题,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能够使诗歌区别于日常语言。【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第3页(共10页)】25-T-146A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