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密卷]2024-2025学年度单元过关检测(八)8历史1A试题,目前2024届金学导航答案网已经汇总了[真题密卷]2024-2025学年度单元过关检测(八)8历史1A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获取更多{{papers_name}}答案解析,请在关注本站。
8历史1A试题)
2024一2025高三期中考试·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1.D“宅兹中国”说的是周武王灭商后决定建都于天下的中心。这样西周通过分封制就扩大了中原文明的影响力,故D正确;王朝长期繁荣不符合史实,故A错误;中华民族的成分并不单一,故B错误;西周未建立中央集权,故C错误。2.C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各家学说都吸收了其他学派思想的内容,说明各派思想相互吸收融合,故选C;材料重点体现的是各派思想的吸收融合,而非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排除A;材料没有强调儒家思想体系的逐渐完善和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排除BD。3.C封建社会政府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是土地私有制度,农民能够生存的依据是自耕农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属于土地私有制的表现,故B项错误;种植经济的出现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故D项错误。4.B依据材料可知,北魏实行均田制划分土地时,试图保证农民在粮食、蔬菜、桑麻等方面的需要,同时还注意无法体现;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棉花的种植;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各类土地的用途,结合所学可知,均田制未能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5.D材料表明,秦汉时,人民造反,多是农民与士(读书人)结合,容易成功。宋明时,人民造反,多是农民而已,读书人减少了,容易失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实行科举制,使读书人通过考试做官参与到政权当中来,扩大了统治基础,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和"大一统"格局,故A、C项错误;儒学得到发展和完善”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6.B据表格信息可知,北宋以前北方的行政区分布密度超过南方,北宋以后,南方超过了北方,这是因为经济中心在宋代转移到南方,故B正确;北宋、元朝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统治区域的变化不能说明行政区公布南方超过北方,故A说法错误;北方和南方政区分布密度不断变化的原因与地方机构的变革无关,C错误;北宋、元朝的政治中心都在北方,故D说法错误。7.A结合乡里制度所构建的管理网络可推理出其严密性的特征,故A项正确。B、C、D三项虽然都属于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特征,但与材料信息不对应,排除。者主张发展小农经济、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正确。9.B根据材料数据可以看出,上海轮船招商局向民间发行股票,而招商局的利润在增加,这意味着招商局通过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发展,B项正确;A项错在“充分保障”,排除A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招商局有衰落趋势,排除C项;D项错在“开创性”,排除D项。方百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圆满地完成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发表的《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抗战战略总方针,时间不符合,排除A项;根据材料中“千方百计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圆满地完成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可知,《新华日报》是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舆论刊物,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1938年1月正处于抗战防御阶段,排除D项。11.A根据材料“逐步形成了统包统配和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项;“调动生产者积极性”是客观作用,不是最终目的,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大专毕业生到中专、技校毕业生,再到干部、复员退伍军人和工人”,未涉及其他就业群体,无法得出“有效缓解就业压力”,排除C项;根据材料“能进不能出的铁饭碗的劳动体制”可知这不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排除D项。12.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使人民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所以答案选A。B是政党制度;C是民族制度;D是改革开放后实行的基层民主选举制度。13.D根据题干“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可知,在改革背景下,乡镇企业兴起,取得了“完全没有预【高三期中·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10055C
本文标签: